一.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物质(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形成的直接或间接物质),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、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物质。
二.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、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,即经过微生物分解、转化或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。
土壤腐殖质又分为非腐殖物质(营养腐殖质)和腐殖物质(耐久腐殖质)组成。
1.非腐殖物质一般为有机质一阶段分解产生的一些糖类、有机酸、氨基酸等,容易被降解,在土壤中存在时间较短,也容易为植物利用,对植物的氮、磷等一些养分需求有供应,还在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2.土壤腐殖物质(耐久腐殖质)是经土壤微生物活动形成的一类稳定的、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,也是土壤中很难降解的部份,这部分腐殖质会与土壤粒子以及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,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。
土壤团粒结构有适宜地保水、保肥、通气以及保温性能,能够更加持续、稳定地满足植物对水、肥、气、热的需求,这也增强了土壤的缓冲性能,水多的时候可以蓄水,旱的时候又可以供水。而这种团粒结构的土壤深度越大,土壤的缓冲性能越大,这也是我们提倡深耕改土的原因。不管是使用绿肥,还是堆肥,其本质是通过腐殖质的增加改良土壤结构性能,这是改良土壤的秘密所在。